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资讯 > 农业科技下乡助春耕

农业科技下乡助春耕

发布时间:2024-03-31 0:15:47

  1. 科技下乡在农业推广中的重要意义?
  2. 如何引进农业技术人才
  3. 农业科技三下乡活动总结

一、科技下乡在农业推广中的重要意义?

①科技下乡是“科教兴国”、“科教兴农”的政策体现,推动了农科教、产学研的结合,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

②科技下乡为学校与地方、教授与农民沟通信息架起了桥梁,实现了农业科技信息的直接传递,加速了高校、科研院所科技成果的转化及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

③科技下乡是目前我国农业推广体系的重要补充。科技下乡一般由农业主管部门牵头组织,由科研院所和大专院校具体实施,具有技术性强、针对性强、系统性强等特点,能对症下药,解决实际问题,加快了科技推广速度。

④科技下乡是提高农民科学文化素质的有效途径。通过科技下乡,向农民灌输新思想、新观念、新理论,增强科技意识。

⑤有利于充分发挥科技院所和大专院校的潜力。科技下乡活动为科研和生产实践找到了结合点,为教学、科研提供生产中需要研究的新问题、新思路,培养、锻炼一批理论基础扎实、实践经验丰富的科研、教学业务骨干。

⑥科技下乡有助于农村调查研究,有利于宣传党的方针政策。

二、如何引进农业技术人才

农业依靠科技,科技依靠人才。我市是典型的农业生产大市,要实现农业大市向农业强市的转变,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跨越,加强农业科技人才的引进与培养尤为重要。现就新形势下,如何进一步做好我市农业科技人才引进工作提几点建议,供参阅。

一、积极搭建平台,加强农业科研人才的引进

一是科研平台。以我市农业科研单位如市农科所、林科所和柑科所以及各县区国家级、省市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为平台,通过技术转让、基地共建、技术人才引进和共享、技术承包等形式,进一步加强我市农业科研人才引进。二是项目平台。充分发挥我市现有的如绿色高产高效创建、农业标准化基地、一二三产业融合等农业项目以及挖掘本地农业地域优势,创建农业科技平台,促农业科研人才引进。如怀化市立足“杂交水稻发源地”这一地域优势,以怀化职业技术学院、怀化市农科所为依托单位,全力打造“产、学、研”相结合,集科研、繁育、生产、加工、销售、推广、咨询服务为一体,具备全国育繁推一体化经营及进出口业务许可资质的农业高科技企业——湖南奥谱隆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聘请袁隆平院士担任该公司技术顾问,并于2012年经有关部门批准建立了“院士专家工作站”。我市可充分利用道县玉蟾岩遗址(迄今人类最早的稻作农业发源地)地域优势,一方面做好立项申报;另一方面做好宣传引导和政策扶持,吸引外部优势企业注资,培育一批农业龙头企业,或与有实力的水稻生产研究单位合作,组建玉蟾岩有机水稻发展研究中心,聘任著名专家和学者组建专家团队,打造出玉蟾岩水稻知名品牌。

二、主动适应形势,加强农业管理人才的引进

近年来,我市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迅速。据初步统计,2016年全市承包30亩以上耕地种粮大户发展到20932户,其中500亩以上的大户211户。据部分县区反映,许多大规模种粮大户普遍存在“只懂种植生产而不懂经营管理”,导致种粮大户在申报项目或获取上级资金奖扶方面,缺乏对申报资料和台帐的规范整理或编辑。此外,由于我市休闲农业的快速发展,加强农业经营管理方面的人才引进或培养已迫在眉睫。

三、充分立足需求,加强农业适用技术人才的引进

一是注重特色生产技术人才引进。由于农业产业结构的逐步调整,农业发展方式的进一步转化,高产高效特色农业是未来农业的重要发展方向。据部分县区反映,我市在水果、药用等经济特色作物方面人才极为短缺,每年对水果、药用等高效经济作物种植大户进行种植或加工技术进行培训时,当地农业部门常显得力不从心。此外,农业装备、田间作业、作物收获、地方特色食品加工等方面的人才也严重不足。二是注重基层农业技术青年人才的引进。据市农技推广站2013年调查,全市现有的1183名乡镇农技人员中51岁及以上的有137人占11.6%,41-50岁的363人占30.7%,31-40岁的627人占53%,30岁以下的仅56人占4.7%。因此,30岁以下的新一代乡镇农技人员数量明显太少,断层十分严重,当前,需进一步加强基层农学专业类青年技术人才引进,使农业生产技术管理后继有人。

三、农业科技三下乡活动总结

农业科技三下乡活动总结范文

“三下乡”活动把组织活动与机制建设结合起来,既抓住当前效果,也考虑长远利益,以下我为大家整理了农业科技三下乡活动总结范文,欢迎阅读!

农业科技三下乡活动总结范文一

根据中共勐海县委宣传部(海宣发〔20xx〕5号)关于《20xx年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活动方案》的通知精神和要求,勐海县农业和科技局充分发挥县域科技资源优势,以科技“三下乡”活动为载体,提高农民科学文化素质为目的,采取县、乡联动,充分利用赶场日,周密计划,精心安排,与宣传、文化、卫生、公安、司法等,结合部门职能认真开展为期一周的科技“三下乡”活动,实地深入基层为“三农”服务,拉近了与广大群众的距离,受到群众欢迎,有力的推动了勐海县新农村建设,圆满完成预定的活动目标。现将20xx年科技“三下乡”活动总结如下:

一、加强领导,把科技下乡活动落到实处

我局始终把科技下乡活动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来抓,列入重要议事日程。一是加强组织领导。结合工作实际,成立以科协主席杨海琼为组长,局机关、农业技术服务推广中心、甘蔗、农环、水产、植保等站所协同配合并抽调其骨干力量组成科技三下乡活动小组,明确职责分工,顺利组织开展下乡活动。二是健全工作机制。专题研究科技下乡工作计划和实施方案,根据我县农业生产现状及技术推广趋势编印了相应的技术资,内容涉及食品安全法及相关知识、绿色食品水稻生产技术规程、水稻机械化育秧技术规程、马铃薯、玉米技术、甘蔗新品种简介、蔗区土壤与甘蔗科学施肥等。有计划、有重点、有特色地开展科技下乡活动。

二、科技三下乡工作完成情况

(一)科技三下乡活动日程及内容

按照预期的活动日程及乡镇赶场日,我局于20xx年2月9日至28日分别到西定巴达、格朗和乡、布朗山乡、勐遮镇、勐阿镇,开展“三下乡”活动。活动本着“实际、实用、实效”的原则,由科协主席杨海琼同志带队,参与活动的3个局属成员单位共计5人,分别向五个乡镇的群众,大力宣传涉及农业技术推广、茶叶管理、农产品质量安全、甘蔗种植管理、科普等方面的知识。

(二)活动形式

在5个乡镇村科技“三下乡”活动会场挂布标,设置农业专家咨询台、现场讲解台,为群众讲解农业知识,耐心解答。

(三)活动成效

这次活动中,我局领导和科技人员与群众面对面,心连心,一一解答群众咨询的问题,讲解科技知识,引导群众学科学、用科学,做依靠科学致富的技术型新型农民,让农业科技普及推广,人人皆知,接受群众咨询500余名。群众索取资料的积极性、认可度很高,让群众满意而归。累计为群众发放水稻旱育秧技术手册、玉米生产技术手册、马铃薯生产技术手册、茶叶技术栽培、蔗区土壤与甘蔗科学施肥、勐海县甘蔗技术推广站甘蔗新品种简介,科普知识宣传挂历等宣传技术材料8000余份。通过多渠道、多层次、多形式的宣传,在岁末年初,通过“三下乡”活动,让全县广大农民科技意识明显增强,形成了各级干部抓科技,专业人员推科技,广大群众用科技的良好格局,达成了科技兴县富民的共识,农民科技文化素质明显提高。

三、经验启示

通过这次农业科技“三下乡”活动的深入开展,我们深深感觉到开展科技“三下乡”活动是解决“三农”问题,促进我县经济社会全面提速的重要途径,活动取得了一定成效,初步实现了由部门参与向社会广泛参与的转变,由注重数量规模向注重质量效益的转变,此项活动深入民心,深受群众欢迎。同时,在开展“三下乡”活动中也存在许多不足,主要是受资金限制开展的活动规模还不够大,影响还不够深远,活动的形式还不够。

四、下一步必须要做好的工作

我局农业科技“三下乡”要想使其真正能够推动农村经济和社会全面发展,满足农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促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在今后的工作中,立足农村,服务农民,把"三下乡"活动不断推向深入,必须做好以下工作:

一要进一步深化认识。从提高农民群众整体素质的高度,充分认识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的重要意义,切实转变观念,树立长期作战思想,以实际行动为推进农村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

二要进一步贴近实际。“三下乡”要持之以恒服务“三农”,就要继续坚持把“三下乡”活动同落实党在农村的各项政策结合起来,同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提高农民收入结合起来,同全面提高农民的科学文化素质、提高农民生活质量结合起来,同农村的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结合起来,把主要精力、人力、物力放到偏僻山区上,关心和帮助最需要救助的人,多为群众办好事、办实事。

三要进一步健全制度。帮助农村建设报刊图书阅读室,注重抓教育、抓培训,培养一批农村文化科技骨干。把党和政府的温暖送到农民的心坎上。

四要进一步变"三下乡"为常下乡,把集中活动与经常性工作结合起来,把行政动员与长效机制建设结合起来。不断改进创新。

农业科技三下乡活动总结范文二

根据伊犁州宣传部《关于开展20xx年伊犁州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活动的`通知》的文件要求,巩留县农业局领导高度重视,积极行动,坚持“实际、实用、实效” 的原则,有序进并圆满完成了农业科技下乡活动的各项宣传、培训工作,已取得了显著成效。

高度重视,制定方案,进一步明确工作责任。根据文件要求,巩留县农业局领导高度重视,成立以农业局主要领导为组长、局属各单位负责人为成员的农业科技下乡活动领导小组,并立即召开部门会议安排部署“三下乡”活动,,围绕“科技兴农、科技富民”这一主题,坚持“实际、实用、实效”的原则,安排专人负责制定实施方案。重点组织开展农资市场监管、各项惠农政策和农业相关法律法规等知识的宣传、讲解等活动,大力推广农业新技术示范应用,强化农业科技“一站式”服务,确保广大农民的科技应用水平得到进一步提高。

上下动员,全员参与,进一步强化思想认识。为了确保农业科技下乡活动顺利推进,该局召开了全体的干部动员会,号召全体干部结合工作实际立即行动,积极参与到科技下乡活动中来,采取县乡集中、村队巴扎以及进农户家中等形式,全力做好农业相关政策法规、农业新科技新品种、惠农政策等方面宣传讲解的同时,开展好科技培训、科技服务、科技试验、科技总结等工作,保证活动取得成效的基础上,积累经验、总结成果,为全方位谋划好2016年农业科技下乡的重点内容、主要形式以及关键举措等提供保障。

内容丰富,形式多样,进一步确保活动成效。一是惠农政策宣传落实。该局干部职工利用各类、宣传、技术服务的契机,向全县各族农牧民大力宣传小麦农资综合补贴等国家惠农政策和县委一号文件惠农政策。累计宣传讲解惠农政策30余次,参与农牧民1000余人次。二是农业法规宣传推进。围绕依法治农、依法护农、依法兴农的工作思路,力开展了农资市场大检查、农产品质量安全大检测等农业综合执法活动。重点对全县90余家种子、化肥、农药等农资的质量安全进行了执法检查,并联合工商、质检等部门开展了“春、秋季种子市场专项整治” 和“夏季农资打假行动”等农资市场专项整治活动,累计出动执法人员和专业技术人员30人,悬挂横幅13条,发放汉维哈宣传资料5000份,现场接受信息咨询120余次。开展农资执法检测10次,共接待群众来访投诉4起、办结4起。三是农业技术服务指导。包乡领导干部按照不定期、不定时的工作原则深入到各自联系的乡镇场,督导检查农业工作推进情况,并为农牧民提供农业生产的技术指导服务;领导干部累计深入联系点100余次,指导农牧民20000余人次。四是开展农业科技试验。重点在阿尕尔森镇、塔斯托别乡等乡镇场开展8个田间肥效试验,重点完成了300个土样、植株样检测实验,分析化验2400项次;累计培训技术骨干、农民及营销人员2.3万人次,广播电视宣传17条,墙体广告宣传300条。五是开展“绿叶”行动。以党员干部为服务主体,以业务工作为服务内容,成立了贝母、小麦等12个服务小组,按照“3+3”开展“绿叶”服务“三农”行动;举办田间课堂5期,主要培训了贝母、小麦高产等培训,累计培训农牧民100余人,现场解答生产难题5个,现场发放宣传资料200余份。六是农业实用技术培训。围绕强农惠农政策、种养业关键技术、农产品质量安全等内容,因地制宜地对基层农技人员、新型职业农民进行培训。累计举办培训136期,培训农牧民1.6万人次;其中,培育新型职业农民319人,培训农业技术员485人次;发放科技宣传资料2.5万份。

通过农业科技“三下乡”活动,积极调动了广大农业干部的积极性和服务基层的主动性。围绕培训新农民、学用新科技、推广新成效的工作要求,结合农业局工作实际,组织开展了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科技下乡活动,大大提高了广大农牧民学科技、用科技的水平和能力,确保以农业科技为支撑,加快科学种田的步伐,实现土地亩效益的大幅提升、农牧民纯收入的大幅增加,为新农村建设、农牧民增收致富提高科技信息来源、科技应用指导支撑。农业科技“三下乡”活动,是丰富农牧民科技文化大餐的一条重要渠道和途径,今后还要继续加大工作力度,抽调业务骨干和技能精英,成立贝母、粮食高产等多课题培训小组,大力开展各类科技培训、科技下乡活动。

农业科技三下乡活动总结范文三

20xx年12月23日,永平县农业局组织相关农技人员深入杉阳镇兴隆村开展20xx年农业科技“三下乡”活动。

根据省农业厅20xx年度农业科技“三下乡”活动的统一部署,永平县结合全国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补助项目的实施,由局主要领导和分管领导带队,组织县农技站、农质站、园艺站、植保站相关农业技术专家和技术人员深入杉阳镇兴隆村啤大麦试验示范基地,采取“农业专家+农技人员+示范基地+科技示范户”的农技推广模式,对兴隆村100户啤大麦种植示范户就啤大麦中耕水肥管理、病害综合防治及农药安全使用技术、大棚蔬菜种植技术、农产品质量安全知识、科技增粮措施等进行了系统的培训,并向群众发放宣传资料500份。通过“三下乡”活动的开展,使参训群众进一步掌握了啤大麦中耕水肥管理、病害综合防治及农药安全使用技术,了解了农产品质量安全知识,懂得了主要科技增粮措施在农业生产实践中的运用,切实提高了群众的科技意识,激发群众学科技、用科技发展高原特色农业的热情

;

Top